看TFT LCD面板廠商漲價成功之後的下一步 - 電子商務

By Zora
at 2001-11-25T10:30
at 2001-11-25T10:30
Table of Contents
雖然依全球TFT LCD面板廠商的產能計劃來看,2001年第四季應該仍是呈現供過於求的局面。但10月以來LCD Monitor的強勁需求,仍使得LCD面板廠商成功的將15吋面板價格(List Price)上漲了15~25美元的水準,到達220美元的水準。對亟需現金的面板廠商來說,這一波的漲價攻勢不但讓不計入設備攤提的變動成本有效的低於販售價格,帶來久旱之後的現金甘霖,最重要的是,讓目前股價低迷中的面板廠商,成功獲得投資者對其長期經營的能力表示認同,使其召募資本的企圖得以圓滿達成。
問題是,市場上對於液晶監視器(LCD Monitor)的接受度真的大到讓龐大產能的面板工廠,得以持續的維持漲價幅度,甚或進行下一波的漲價攻勢嗎?
一、第四季LCD監視器市場的動向分析
在911事件之後,一般業者美國第四季的PC市場銷售狀況將受到相當的打擊。但LCD監視器卻僅佔PC銷售數字的15%左右,成長的空間極大。在銷量空間可能下滑的壓力下,營業額的提高反成為PC大廠的努力重點。以現行15吋LCD監視器仍較CDT監視器價格高出約2倍以上的狀況下,PC大廠採行鼓勵經銷商搭售LCD監視器的策略以提高平均銷售額是合理的作法。而美國第一大PC品牌Compaq與第三大品牌HP的合併案,雖然有傳聞可能無疾而終,然而其帶給雙方員工的危機心理壓力卻不曾稍減。因此,掌握住合併前僅有的可能旺季,好好的打一場提高營業額的勝仗,亦是LCD監視器廠商
10~11月份突然接單量暴增的可能原因之一。然而,最大的成長原因,仍是來自於廠商對市場本身的需求樂觀。這其中尤以歐洲通路廠商的強勁企圖心為最。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旺季,各廠將紛原本30天左右的安全庫存天數紛紛延長至45~60天,而預期12月份之後面板廠商仍將聯合漲價的默契更讓品牌廠商堅定了堆積庫存的決心。種種因素加總,各監視器廠商的接單量暴增,使得10~11月份TFT LCD面板市場缺貨達20%以上。
然而吊詭的是,各面板廠商並未藉此時機大幅調整產能與未來設備的投資計劃,反而小心的調整生產配置。對First
Tier的報價漲幅有限,並儘量滿足其需求,但對較小客戶卻大幅調整報價,且缺貨與延後交貨的傳言時有所聞。這樣的心態,源於對2002年上半年的面板需求的缺乏信心,認為仍將呈現供過於求的狀況所致。在大廠客戶調整庫存天數之後,雖然短時間內業績有所成長,但長時間來看卻是相當危險的事情。由於感恩節尚未到來,第四季市場上真正的需求量仍不明顯,若是發生在美國的恐怖事件接二連三,墜機或生化武器的傳聞再發生個一兩件,或是消費者仍嫌LCD監視器的價格太貴,美國市場會受到的影響將難以預期。屆時,目前監視器廠商手上待交的龐大庫存將成為面板的묊顳瘙廍漶A面板廠商不能不謹慎以對。
二、全力降低成本仍為面板廠商存活的因應之道
這裏所說的『全力』的意思,就是不要再花時間與資源去留戀第四季價格上漲後所帶來的甜頭。這裡並非是鼓勵廠商殺價,而是提醒廠商不需要在短時間的價格波動上花上太多的心力。
第四季業績的提昇帶給面板廠商相當亮眼的集資成績,但從中長期發展來看,對日韓廠商等競爭對手來說,選擇持續擴大產能以降低平均成本仍是最可能發生的故事情節。台灣廠商若是不全力應用現有資金降低生產成本,面對未來來自韓國廠商的五代廠產能壓力,現有的資金仍會掉入填補淨虧損的無底洞中,而成為等待下一波漲價的生存基金而已。若運氣不好,生存基金不足,現有的資本優勢都將歸於泡影。
今年第三季以前,面對價格低於變動成本的壓力下,各面板廠商多少有些因應計劃。包括合併、整合上下游產業、或甚至賣掉廠房,退出市場。在資金不足的壓力下,這些計劃礙於條件,實現有相當的困難性。但在資金相對較充足的情況下,這樣的計劃實現將有較好的條件或可能性。曾有分析師預測,最後全球的LCD面板廠商將如CDT映像管供應商一般,成為少數廠家分食的局面。雖然這樣的說法有些危言聳聽,從長期觀點來看卻仍有其道理存在。除非業者認為第四季帶來的價格優勢能根本的解除未來產業整合的疑慮,否則,如今的時點,將是短時間(至少在2002年第四季以ꬊe)看來僅有的擴張或退出的好機會。
三、結論
LCD監視器仍屬於目前少數的高成長產業之一,然而其成長的動力畢竟來自於價格的下滑。面板廠商若無相當的降低成本方案,銷量的成長將只能帶來更巨幅的虧損。因此,在難得的相對資金充裕時機中,依原有的經營策略行事,方是確保長期經營積效之道。
--
問題是,市場上對於液晶監視器(LCD Monitor)的接受度真的大到讓龐大產能的面板工廠,得以持續的維持漲價幅度,甚或進行下一波的漲價攻勢嗎?
一、第四季LCD監視器市場的動向分析
在911事件之後,一般業者美國第四季的PC市場銷售狀況將受到相當的打擊。但LCD監視器卻僅佔PC銷售數字的15%左右,成長的空間極大。在銷量空間可能下滑的壓力下,營業額的提高反成為PC大廠的努力重點。以現行15吋LCD監視器仍較CDT監視器價格高出約2倍以上的狀況下,PC大廠採行鼓勵經銷商搭售LCD監視器的策略以提高平均銷售額是合理的作法。而美國第一大PC品牌Compaq與第三大品牌HP的合併案,雖然有傳聞可能無疾而終,然而其帶給雙方員工的危機心理壓力卻不曾稍減。因此,掌握住合併前僅有的可能旺季,好好的打一場提高營業額的勝仗,亦是LCD監視器廠商
10~11月份突然接單量暴增的可能原因之一。然而,最大的成長原因,仍是來自於廠商對市場本身的需求樂觀。這其中尤以歐洲通路廠商的強勁企圖心為最。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旺季,各廠將紛原本30天左右的安全庫存天數紛紛延長至45~60天,而預期12月份之後面板廠商仍將聯合漲價的默契更讓品牌廠商堅定了堆積庫存的決心。種種因素加總,各監視器廠商的接單量暴增,使得10~11月份TFT LCD面板市場缺貨達20%以上。
然而吊詭的是,各面板廠商並未藉此時機大幅調整產能與未來設備的投資計劃,反而小心的調整生產配置。對First
Tier的報價漲幅有限,並儘量滿足其需求,但對較小客戶卻大幅調整報價,且缺貨與延後交貨的傳言時有所聞。這樣的心態,源於對2002年上半年的面板需求的缺乏信心,認為仍將呈現供過於求的狀況所致。在大廠客戶調整庫存天數之後,雖然短時間內業績有所成長,但長時間來看卻是相當危險的事情。由於感恩節尚未到來,第四季市場上真正的需求量仍不明顯,若是發生在美國的恐怖事件接二連三,墜機或生化武器的傳聞再發生個一兩件,或是消費者仍嫌LCD監視器的價格太貴,美國市場會受到的影響將難以預期。屆時,目前監視器廠商手上待交的龐大庫存將成為面板的묊顳瘙廍漶A面板廠商不能不謹慎以對。
二、全力降低成本仍為面板廠商存活的因應之道
這裏所說的『全力』的意思,就是不要再花時間與資源去留戀第四季價格上漲後所帶來的甜頭。這裡並非是鼓勵廠商殺價,而是提醒廠商不需要在短時間的價格波動上花上太多的心力。
第四季業績的提昇帶給面板廠商相當亮眼的集資成績,但從中長期發展來看,對日韓廠商等競爭對手來說,選擇持續擴大產能以降低平均成本仍是最可能發生的故事情節。台灣廠商若是不全力應用現有資金降低生產成本,面對未來來自韓國廠商的五代廠產能壓力,現有的資金仍會掉入填補淨虧損的無底洞中,而成為等待下一波漲價的生存基金而已。若運氣不好,生存基金不足,現有的資本優勢都將歸於泡影。
今年第三季以前,面對價格低於變動成本的壓力下,各面板廠商多少有些因應計劃。包括合併、整合上下游產業、或甚至賣掉廠房,退出市場。在資金不足的壓力下,這些計劃礙於條件,實現有相當的困難性。但在資金相對較充足的情況下,這樣的計劃實現將有較好的條件或可能性。曾有分析師預測,最後全球的LCD面板廠商將如CDT映像管供應商一般,成為少數廠家分食的局面。雖然這樣的說法有些危言聳聽,從長期觀點來看卻仍有其道理存在。除非業者認為第四季帶來的價格優勢能根本的解除未來產業整合的疑慮,否則,如今的時點,將是短時間(至少在2002年第四季以ꬊe)看來僅有的擴張或退出的好機會。
三、結論
LCD監視器仍屬於目前少數的高成長產業之一,然而其成長的動力畢竟來自於價格的下滑。面板廠商若無相當的降低成本方案,銷量的成長將只能帶來更巨幅的虧損。因此,在難得的相對資金充裕時機中,依原有的經營策略行事,方是確保長期經營積效之道。
--
Tags:
電子商務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檢視全球IC產業環境 探討台灣未來發展方向

By Joseph
at 2001-11-25T10:29
at 2001-11-25T10:29
Re: 明天大家記得來歐^^

By Carol
at 2001-11-24T16:22
at 2001-11-24T16:22
Re: 明天大家記得來歐^^

By Callum
at 2001-11-23T19:38
at 2001-11-23T19:38
經費補助

By Christine
at 2001-11-23T18:00
at 2001-11-23T18:00
Re: 明天大家記得來歐^^

By Adele
at 2001-11-22T08:11
at 2001-11-22T08:11